目前在精英一族的聚會中正流行著一種名為“舍得”的高檔白酒,其包裝大方,樸素,莊重,口感綿軟醇香。
筆者認為舍得酒之所以能受到廣大社會精英人士的寵愛,不僅是因為其卓越的內在品質,更是因為其在酒文化的挖掘上高人一等!吧岬谩倍,在中國的語言上是有很豐富的內涵的。我國是集佛教、道教、儒家三教傳統思想大成的國度。在佛教中,舍就是得,得就是舍,如同色即空、空即色也;在道教里,舍就是無為,得就是有為,所謂“無為而無不為”;在儒家,舍惡以得仁,舍欲以得圣;在如今人的眼里,“舍”是付出,貢獻,是投入;“得”是成果,是產出,是價值,是承認,是鼓勵。
舍得,是哲學,是思想境界,是人生的一種大智慧。
在哲學范疇上,舍是否定,得是肯定,人類的歷史不管是人物風云,還是朝代更替,或是制度的改革都在舍得間更替行走,在這歷史的長河中,否定,肯定,再否定,否定之否定…
舍得也是一種思想境界,一種領悟,有舍才有得,有得必有失。在經濟生活中,舍就是投入,是付出。得就是產出,是成果,是回籠,舍得就是經濟生活的一個周期。也是經濟中最樸素卻最能體現商界精英過人智慧的一條經濟原理。在歷史和朝代的更替上,更是如此,如果沒有千萬人前赴后繼承的舍,哪有新制度,新國家的得呢?如果沒有對舊有成就,舊有制度的舍,哪有新成就,新制度的得呢?
總之,舍得是人生的一種大智慧。舍得決不是無奈的放棄,孰舍孰得,是大智慧者在洞悉了大勢所趨之后的非常之舉,歷史抉擇。上下五千年,至尊偉人們每一次氣度恢弘的舍得,無不閃耀著驚人的智慧,無不成就著名垂千古的偉業。
歷史無舍得,沒有發展。
經濟不舍得,沒有流通。
制度不舍得,沒有活力。
人生不舍得,困惑又是非。
舍得是一種大智慧!